相传在很久以前,有位叫白霞的姑娘,她在田野里割草时,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,由于饥饿难耐,她就试着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,想拿它填饱肚子。谁知吃完就吐了起来,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,呕吐止住了,谁知连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。于是,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起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,效果甚好。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,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。一天,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,不慎滑入河中丧命。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,就把这种药命名为“白霞”。后来,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,加上时间的推移,就逐渐把“白霞”改成“半夏”了。
当然,这只是个传说,(故作老师状)不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?
1、半夏入药部分为块茎。
2、生半夏并不止呕,反而催吐。
3、生姜解半夏毒。
4、半夏的镇咳作用其实比止吐作用强。
5、半夏的炮制过程中有“洗”。
6、半夏之名的由来。
这些内容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都会细细讲到,我们首先讲一下半夏的由来。
半夏之名的由来,到底是“半夏采”还是“半夏生”?目前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。一说半夏在夏秋季节采收,故名;一说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,此时一阴生,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,夏天也过半,故名半夏。
半夏之名始见于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仲夏之月,鹿角解,蝉始鸣,半夏生,木堇荣……五月半夏生,盖当夏之半也,故名”。郑玄注:“半夏,药草。”《急就篇》卷四:“半夏皂荚艾橐吾。”颜师古注:“半夏,五月苗始生,居夏之半,故为名也。”半夏是因为生于夏历五月而得名,此后一直沿用该名。然而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生于二月,此半夏与之生物学特性不符,因此有学者对先秦时药用半夏品种存疑。
我们先看一下半夏的生物学特性:半夏为多年生草本,高15~30cm。地下块状茎球形或扁球形。叶出自块茎顶端,叶柄长6~23厘米,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;一年生的叶为单叶,卵状心形;2~3年后,叶为3小叶的复叶,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,中间小叶较大,长5~8厘米,宽3~4厘米,两侧的较小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光滑无毛。肉穗花序顶生,花序梗常较叶柄长;佛焰苞绿色,长6~7厘米;花单性,无花被,雌雄同株;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,白色,雄蕊密集成圆筒形,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,绿色,两者相距5~8毫米;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,通常长7~10厘米,直立,伸出在佛焰苞外。浆果卵状椭圆形,绿色,长4~5毫米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~9月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半夏列为下品,但是该书仅简单记述了半夏的性味功效,而未见对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描述。最早对半夏性状进行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的本草学著作《吴普本草》,原书虽已亡佚,但我们可以从《本草纲目》对此书转引的内容中看到其对半夏的描述:“生微丘或生野中,二月有始生叶,三三相偶,白华圈上。”其描述较为简单,但是已经基本符合今用天南星科半夏特征。
宋《图经本草》谓:“二月生苗一茎,顶端出三叶,浅绿色,颇似竹叶而光……五月、八月内采根。一云五月采者虚小,八月采者实大。然以圆白,陈久者为佳”清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曰:“半夏,所在皆有,有长叶、圆叶二种,同生一处,夏亦开花,如南星而小,其梢上翘似蝎尾。半夏,一茎三叶,诸书无异词。”再参考《证类本草》和《本草纲目》附图,可以确证本草半夏原植物与《中国药典》收载是一致的,但由于其叶型变化的渐变性和过渡性,很难划清变种间界限。
关于半夏的采收,古时也有较多的论述,陶弘景提出:“五月、八月采根、曝干”,《图经本草》认为“五月采则虚小,八月采乃实大。”苏颂云:“ 五月、八月采鞭,以灰裹二月,汤洗曝干。”《本草详节》:“半夏,一茎三叶,高二三寸,八月采根。”
从上面的本草考证中可以看出,古人多认为半夏二月生,五月这个时间点上半夏可开花,也可采收,但采收期多以八月为佳。
在查看有关旱半夏种植的技术文章中,可看到旱半夏“倒苗”的说法,半夏“倒苗”就是地上茎叶的枯萎,因为半夏为杂草性极强的植物,遇到营养不良或土壤干燥等不良环境时,它的叶子会枯萎,以保证根茎的生长,正常情况下的倒苗,根茎还是在进行缓慢的生长的,一旦气候土壤等条件达到原生长状态,它们就又会长出叶子。在我国黄河以南,半夏通常在农历二月或三月上旬出苗,五月中、下旬至六月上旬,气温超过30℃以上时,就会出现“倒苗”,待七、八月份气候稍转凉时重新出苗生长,九、十月份当气温低于 15℃ 时,半夏再次倒苗。半夏两次倒苗后可以采收地下块茎,加工后供药用。因此,《礼记•月令》说的“五月半夏生”可理解为五、六月半夏倒苗后,可以采收,而有新的半夏药材上市,此时,正当夏之半,而不是“五月苗始生”,半夏的名称当解释为:五、六月半夏产新,盖当夏之半,故名。但也不可拘泥,我们原来去山里采药时,是农历六月初,同学们有找到刚长出来的半夏,也有开花的,当然也有长成块茎的,古人的记述不是非常准确,而且也存在地理气候的差异,“山寺桃花始盛开”,半夏五月生还是花或者采,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
关于古代半夏药材的生态环境及产地,《神农本草经》首次记载:“半夏,生微丘或生野中”描述的很含糊,无植物产地及形态描述。魏晋《名医别录》记载半夏产地“生槐里川谷”,陶弘景则曰:“槐里属扶风,今第一出青州,吴中亦有,以肉白者为佳,不厌陈久”。槐里,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;扶风辖境约今陕西省永寿、礼县、户县以西、秦岭以北地区;青州为上古九洲之一,在山东省中部;吴中,泛指春秋时吴地,即今江苏、上海大部及安徽、浙江两者部分地。可知半夏的主产地在陕西、山东一带,江苏、安徽等地亦产,然而质量最好的是山东中部半夏,以肉白者为佳。
唐《千金翼方•药出州土》记载半夏者产河南道谷州、江南东道润州、江南西道宣州三处,“其余州土皆有,不堪进御”宋《图经本草》曰:“今在处有之,以齐州者为佳。”齐州即今山东济南、历城、章丘、济阳等地。《证类本草》提到:“槐里属扶风,今第一青州,吴中亦有。”同时代的寇宗奭在《本草衍义》指出“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,则药力具,用之有据,……不可与他土者更为一物。盖特以其地之所宜立名也。”故其将齐州半夏与华州细辛、上党人参、川蜀当归并称。明《御制本草品汇精要》记载:“道地:齐州者为佳”,清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曰:“半夏,所在皆有,……乃以鹊山为佳”,鹊山位于今山东济南市北。民国陈仁山《药物出产辨》载半夏“产湖北荆州为最”。
可见,汉魏晋时半夏的主产地在陕西、山东一带,以山东中部半夏质量最好,江苏一带也有出产,唐代半夏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河南、江苏、安徽一带。自宋、明、清来,半夏以山东济南一带所产者为最上,此外安徽半夏质量也较好。现代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,但以四川的产量最大,质量亦佳,为道地药材,而陕西半夏已不可得。半夏主产区和道地产区出现较大变迁,在常用中药中,道地产区变迁十分普遍,产生变迁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、经济原因之外,与人文背景关系也相当密切,发现其中的联系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。
长按上图3秒钟,识别二维码关注
喜欢的话就点赞吧!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