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垣(1880年11月12日-1971年6月21日),字援庵,男,广东新会人,中国宗教史学家,历任辅仁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,燕京大学“哈佛-燕京学社”首任社长。陈垣以《元也里可温考》一文成名,在宗教史、校勘学、考古学方面均有相当成就。严耕望将其与钱穆、吕思勉、陈寅恪并称为“现代四大史学家”。著作有《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》、《通鉴胡注表微》等。
陈垣的学生有姚从吾、黄现璠、郑天挺、方国瑜、蔡尚思、邓广铭、单士元、柴德赓、白寿彝、牟润孙、赵光贤、陈述、启功、史念海、周祖谟、刘乃和、史树青等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陈寅恪(1890年7月3日-1969年10月7日),字鹤寿,江西省南昌府义宁州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生于湖南长沙,中国现代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东方史学家,曾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,亦为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(其余三人为梁启超、王国维、赵元任)。通晓二十余种语言。其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学,著有《柳如是别传》、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、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钱穆(1895年7月30日-1990年8月30日),原名恩鑅,字宾四,江苏无锡人,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,历史学家,儒学学者,教育家,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中学创校人。
著作:《刘向歆父子年谱》《先秦诸子系年》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《国史大纲》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《朱子新学案》
钱穆的《先秦诸子系年》一书,考证数十本秦汉古籍,并大量引用雷学淇的《竹书纪年义证》,排出先秦时各事件的先后顺序。后发表《刘向歆父子年谱》一书,该书以论证完整的二十八个不可通驳斥了康有为的《新学伪经考》,使当时再无学者替康有为辩护,清末以来影响极大的经学今古文之争方才告一段落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吕思勉(1884年2月27日-1957年10月9日),字诚之,笔名驽牛。中国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(今常州市)人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,被钱穆弟子严耕望视作“现代四大史学家”之一。此外中国最早的侦探小说《中国女侦探》(内含《血帕》、《白玉环》、《枯井石》三短篇),经考证为吕思勉参与小说界革命时所作,署名吕侠。
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,分类札记,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,又广泛阅读新出报刊和从西方引进的新文化、新思想和研究方法。
著作:《白话本国史》《吕著中国通史》《先秦史》《秦汉史》《两晋南北朝史》《隋唐五代史》《吕著中国近代史》《理学纲要》《宋代文学》《先秦学术概论》《中国民族史》《中国制度史》《中国社会史》《文字学四种》《吕著史学与史籍》《经子解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