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功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部,南隔渭河与周至相望,北与乾县接壤,西和杨陵区、扶风县毗邻,东与兴平市相连。武功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,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奏汉唐时期武功多属京敬之地。已发现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遗址47处。武功历史悠久、文蕴深厚、英才辈出。远古时期有“教民稼穑”的农业始祖后稷;西汉时期有被匈奴扣押流放北海19年忠贞不屈、赤心报国的中郎将苏武。武功是中国农业发祥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,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自古就有“关中米粮仓”之称。1952年,荣获“全国小麦生产红旗县”称号。
历史沿革
据近年文物普查,境内发现王烧台、香湾、史家、游凤街、尚家坡、浒西庄等多处新石器时代和先周遗址表明,距今四五千年前,先民已在此劳动生息。
相传唐、虞时,县域为炎帝后裔姜姓封地,称有邰国。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武功全境,扶风中南部,郿县全境和岐山南部。
商朝后期,古公亶父由豳南迁于“岐山之阳”(今岐山、扶风一带),有邰又成为周族活动的地域。周武王灭商,迁都于镐(今西安市莲湖区境内),有邰区为周畿内地。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东迁洛邑(今河南洛阳)后,有邰遂被秦占有。
秦孝公十二年(前350)设郡县,邰地分为武功(今眉县和岐山南部、太白县东部及周至一带)、邰(今扶风南部和武功一带)、美阳(今扶风北部)三县,属内史。武功县治所在渭河南今周至、眉县之间。
秦末,项羽入关,分秦内史地和上郡为雍、翟、塞三国。武功、邰、美阳俱属雍国。
西汉,基本沿袭秦制。王莽代汉,改武功为新光县。
东汉初,废邰县为邰亭(亭是秦汉时乡以下行政机构)。明帝永平八年(公元65年),把武功县由渭河南迁到河北故邰城。
西晋,武帝泰始三年(公元267年)置始平郡,武功县归始平郡管辖。
南北朝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(公元487年)将武功从扶风郡分出,设置武功郡,郡治设邰城,领美阳县,《寰宇记》移美阳县于郡治。武帝建德三年(公元574年)废武功郡,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,即今武功县旧城武功镇。
隋,武功县隶属京兆郡。
唐,高祖武德三年(公元621年),置稷州领武功、好畤、周至、眉县、凤泉等县。太宗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废稷州,武功县隶属雍州。睿宗文明元年(公元684年,以武功奉乾陵。武后天授二年(公元698年)复置稷州。昭宗乾宁二年(公元895年),以奉天置乾州,领武功而属京兆府。
五代,后唐庄宗同光年(公元923—926年)以武功隶属凤翔府。明宗长兴元年(公元930年)以武功隶属京兆府。后晋置武功郡。后周复改为县。
宋属永兴军路(路相当省)京兆府。徽宗政和八年(公元1118年)改隶醴州,属环庆军路。
金,世宗大定十九年(公元1189年)因避讳显宗名,改武功为武亭。
元,复为武功县,属乾州。
清初仍沿明制,到雍正三年(公元1725年)改乾州为直隶州,领武功、永寿。
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,废府、州制,陕西省分设关中、榆林、汉中三道。武功属关中道。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废道,武功直属省。民国二十三年(公元1934年)陕西省设专员公署,武功县属宝鸡专署。
1949年五月二十日武功县解放,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武功县属咸阳专署,同年九月将县属渭河南之三厂区划归周至县。
1950年春,陕西政区调整,武功县划归宝鸡专署。1956年冬,撤销关中地区的渭南、咸阳、宝鸡三个专署,武功县直属省。1958年十二月武功、扶风、兴平三个县合并,称兴平县。1961年八月分县,武功县恢复原建制。同时把县政府迁到普集镇。1983年元月,原武功县杨陵公社改设为区,划归咸阳市,武功县亦划归咸阳市。
行政区划
1949年5月19日武功解放,成立五人军事管制委员会,由人民解放军团政委薛益任主任,马伯援任副主任。同时废保、甲制,设区公署、乡人民政府。全县划分为城关、杨陵、大庄、普集、薛固、长宁、贞元、魏公、三厂等9区、76乡。9月将渭河南三厂区(共5乡)划归盩厔县。
1951年5月,将杨陵区河以北的上营、新寨两个乡,大庄区的南、北庙底、毛家嘴、赵家崖、王家窑5个村和贞元区的麻西寨两堡划归城关区。
1952年6月,将原71乡缩编为64乡。计:
一区(城关),治所在县城区,辖7乡64村。
二区(杨陵),治所在杨陵车站,辖8乡76村。
三区(大庄),治所在大庄街,辖9乡67村。
四区(普集),治所在普集车站,辖7乡66村。
五区(薛固),治所在烧台庵,辖8乡64村。
六区(长宁),治所在长宁街,辖8乡82村。
七区(贞元),治所在贞元街,辖8乡86村。
八区(魏公),治所在苏坊,辖9乡86村。
1955年8月,县人民政府改称“县人民委员会”;乡人民政府改称“乡人民委员会”。将第八区(魏公)的贾晁乡划归第一区(城关)。
1956年3月,撤区并乡,全县设城关、杨陵、普集三镇;上营、杜寨、李台、大庄、张寨、南仁、普集、薛固、北营、长宁、河道、戴家、贞元、蔚村、周村、牛台等16乡合并为7乡。计:
一、城关乡,治所在城关镇,辖19个农业社。
二、杨陵乡,治所在杨陵镇,辖30个农业社。
三、普集乡,治所在普集镇,辖49个农业社。
四、薛固乡,治所在烧台庵,辖33个农业社。
五、长宁乡:治所在长宁街,辖26个农业社。
六、贞元乡,治所在贞元街,辖28个农业社。
七、苏坊乡:治所在苏坊村,辖24个农业社。
1958年10月,成立人民公社,将7个乡改为7个人民公社:上游(城关)、红旗<杨陵)、跃进(普集)、卫星(薛固)、东风(长宁)、火箭(贞元)、中苏(苏坊)。同年11月,又将7个人民公社改设为武功、杨陵、普集、长宁、贞元5个人民公社,辖27个管理区。原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。
一、武功公社,治所在武功镇,辖5个管区,42个生产大队(一)城关管区,治所在小北街,辖9个大队。(二)上营管区,治所在上营西堡,辖10个大队。(三)苏坊管区,治所在苏坊村,辖6个大队。(四)蔚村管区,治所在蔚村街,辖6个大队。(五)游凤管区,治所在游凤街,辖11个大队。
一、杨陵公社,治所在杨陵镇,辖两个管区,30个生产大队(一)李台管区,治所在李家台,辖16个大队。(二)杜寨管区,治所在杜家寨,辖14个大队。
三、普集公社,治所在普集镇,辖10个管区,83个生产大队
(一)曹布管区,治所在布王村,辖8个大队。
(二)大庄管区,治所在大庄街,辖6个大队。
(三)董家村管区,治所在董家村,辖7个大队。
(四)北营管区,治所在营南堡,辖8个大队。
(五)普集街管区,治所在普集街,辖11个大队。
(六)南仁管区,治所在南仁村,辖5个大队。
(七)曹店管区,治所在曹店村,辖6个大队。
(八)观音堂管区,治所在观音堂,辖9个大队。
(九)寺背后管区,治所在寺背后,辖9个大队。
(十)薛固管区,治所在烧台庵,辖14个大队。
四、长宁公社,治所在长宁街,辖4个管区,26个生产大队
(一)岗子管区,治所在岗子村,辖5个大队。
(二)镇南管区,治所在镇南堡,辖9个大队。
(三)河道管区,治所在河大堡,辖6个大队。
(四)皇甫管区,治所在皇甫村,辖6个大队。
五、贞元公社,治所在贞元街,辖5个管区,28个生产大队
(一)戴家管区,治所在戴家堡,辖7个大队。
(二)韩坡管区,治所在韩家坡,辖5个大队。
(三)铺邑管区,治所在可层铺,辖5个大队。
(四)桃园管区,治所在桃园,辖6个大队。
(五)西沟管区,治所在西沟村,辖5个大队。
1961年8月1日,武功县建制恢复,将原5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4个人民公社,辖244个生产大队。
一、车站公社:治所在普集镇。辖北显、南显、令新、董家村、营上、营南、营西、洪寨、谭寨、西高寨、阎家、史老、史新、半个城、朱家村、李大、屈家、田桂、义李、义老、义南共21个生产大队。
二、南仁公社:治所在南仁倪家。辖南仁、曹店、肖马、上寨、下寨、兴城、凹里、三合、弓家、靳家塬、宣家、北坡、董村共13个生产大队。
三、大庄公社:治所在大庄街。辖大西、大东、许家、桥寨、北立节、南立节、布王、吴家庄、方寨、贺家、张堡、盂王、圪、北韩、坚强、曹家共16个生产大队。
四、戴家公社:治所在戴家堡。辖大寨、邵寨、韩家坡、景庄、仁义、李家、贾晁、北晁、小王、南留、戴家、许家、麻西、牛寨共14个生产大队。
五、贞元公社:治所在贞元街。辖马凤台、桃宋、桃大、南可、北可、望人腰、铺邑、马庄、双明、颜西庄、北插城、东川、中川、西川、宋家、丁家、西伊店、法牛18个生产大队。
六、河道公社:治所在河道大堡。辖河大、河东、长兴、田南、皇中、皇西、东马、咬马、八王、青口、庄子、三马、西坡、西马14个生产大队。
七、长宁公社:治所在长宁街。辖镇西、镇北、镇南、镇东、东坡、上庄、葛家、田段、田大、寺照、焦赵、上焦、岗子、皂庄、孔雀、寨杨、寨陈、寨大共18个生产大队。
八、薛固公社:治所在烧台庵。辖薛固街、小村、薛村、水渠、杜家堡、祝家窑、下雷家、寺背后、罗古村、李家坎、韩家坎、陈家坎、仁成、仁康、仄楞堡、大崆峒、西崆峒、南照官、西照官、金铁寨、上王家、谷米寺、尼安村共23个生产大队。
九、普集街公社:治所在普集街。辖普东、普中、普西、永台、永丰、永新、香西、香窑、李家堡、柳林、梅花、郑村、南寨、高王、黄家、何家共16个生产大队。
十、杨陵公社:治所在杨陵镇。辖杜寨、东桥头、夏家沟、蒋家寨、李台、胡家底、张家岗、西小寨、寨西、寨东、杨村、南庄、姚安、永安村、淡家堡、曹新庄、桥家底、下川口、半个城、杜家坡、黎陈、西桥头、卜村、柴家嘴、戴家坡、五星、官村、穆家寨、陈小寨、徐东湾、徐西湾、元树32个生产大队。
十一、观音堂公社:治所在观音堂。辖观音堂、张寨、金牛、枣林、北店子、南店子、高村、文徐、段家湾、王家窑共10个生产大队。
十二、苏坊公社:治所在苏坊。辖苏坊、窑庄、樊村、戴家、金家塬、灯塔、周村、田庄、凹里、金龙、蔚村、凤安共12个生产大队。
十三、游凤公社:治所在游凤街。辖游凤、渠子、岸底、高庙、董家堡、桂家营、新村、焦阳、腰子、张窑、李家堡共11个生产大队。
十四、武功公社:治所在武功镇。辖武塔、稷山、新寨、绿野、华山、松林、新庄、聂村、张罗、二水、羊尾、尚坡、凉马、桥东、北庙、郑坡、坡底、熊黄、龙门、骆杨、紫凤头、上营、新兴、古凤共24个生产大队。
1964年,将扶风县五泉公社的官村、周家村划归武功县杨陵公社。
1965年4月设杨陵、普集、小村三个镇。
1984年5月,撤销公社、大队建制,全县设三镇12个乡人民政府,辖365个村民委员会(511个自然村),4个居民委员会。并改车站公社为北营乡;武功公社为武功镇;原车站公社的田家、杜家、东李家大、小堡和屈家划归普集镇;原薛固公社的仁村康家、仁村成家、小村和薛村划归小村镇。
1994年全县辖3个镇、12个乡、(普集镇、武功镇、小村镇、长宁乡、河道乡、戴家乡、观音堂乡、大庄乡、南仁乡、普集街乡、薛固乡、游凤乡、北营乡、苏坊乡)319个行政村。
总面积为397.8平方公里,耕地43.2万多亩,人口38.6万。
1998年3月2日撤乡建镇将全县3个镇12个乡撤建成8个镇7个乡。分别将苏坊乡、游凤乡、贞元乡、长宁乡、大庄乡改制为苏坊镇、游凤镇、贞元镇、长宁镇、大庄镇。改制的5个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。
2001年11月21日并乡建镇将全县8镇7乡合并成8镇4乡。撤销薛固乡并入小村镇,镇名小村镇,镇政府驻地小村街道。新设立的小村镇辖27个村民委员会,面积23.9平方千米。撒销观音堂乡并入大庄镇镇名大庄镇,镇政府驻地大庄街道。新设立的大庄镇辖34个村民委员会面积38.1平方千米。撤销北营乡并入普集镇,镇名普集镇,镇政府驻地普集镇街道。新设立的普集镇辖30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委会,面积为28.2平方千米其余乡镇行政区划不变。
2010年,全县共设武功镇、苏坊镇、游凤镇、贞元镇、长宁镇、大庄镇、普集镇、小村镇戴家乡、南仁乡、河道乡、普集街乡。
2011年7月,经省政府批准,武功县撤销南仁乡、代家乡、河道乡、普集街、分别并入普集镇、贞元镇、长宁镇、小村镇。全县由8镇4乡合并为8镇。
2022年10月,武功县辖1个街道,7个镇。武功县人民政府驻普集街道。
2023年县域面积397.8平方千米,辖普集街道办,游凤、苏坊、武功、贞元、长宁、大庄和小村7个镇,6个社区居委会,183个行政村,户籍总人口为43.41万人。
大美陕西欢迎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