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炎武,初名绛,后改为炎武,字宁人,江苏昆山人。生于公元一六一三年(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)。他的家乡有个亭林湖,是南朝梁陈时候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的园林,顾炎武的故居就在那里,所以后人又称他“亭林先生”。
昆山顾氏,是“江东望族”。顾炎武的祖上,曾做过明朝的大官,到他祖父和父亲一代,家业渐渐衰落。少年时期的顾炎武,受他的嗣祖和嗣母影响很大。他从小天资聪明,七岁到私塾读书,据说能过目不忘。嗣母王氏,喜好历史,平日一面纺纱织布,一面教他学习小学(文字学)和四书。还时常给他讲文天祥、方孝孺、于谦等人物的感人故事,教导他要忠国爱民,正直刚强。这给年少的顾炎武留下了极深的印象,对他以后爱国思想的形成,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。他的嗣祖顾绍芾(fú,音福),是一名监生(凡有入国子监读书资格者称监生),熟悉历史和地理,关心时政,每日阅读“邸报”(明政府用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),并亲手用蝇头细字把重要内容抄录下来,长年累月,坚持不断,积累了大量资料。这曾给年幼的顾炎武以很大影响。
从顾炎武十岁起,嗣祖就教他读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国策》、《史记》,十一岁时读《资治通鉴》,又让顾炎武学习《孙子》、《吴子》等古代兵书。在教顾炎武读书之外,还让他抄书,写心得,并常常指点顾炎武研究天文、地理、兵农等有用的“实学”。从此顾炎武博览群书,每天做读书笔记,常常到深夜才休息,为他后来成为一位渊博的学者,奠定了基础。
公元一六二六年(明熹宗天启六年),当他十四岁时,和好友归庄一道,参加了复社。从表面上看,复社是当时江南地方的一个学术组织,实际它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。参加复社的人,大都是对明末黑暗政治不满,主张改良政治,谋求挽救明朝统治的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。他们一面讲求学问,一面谈论天下大事,抨击黑暗朝政,成为一种有影响的社会舆论力量。顾炎武通过参加复社活动,接触了社会,渐渐觉察到当时民族的危机,社会的黑暗,政权的腐朽,以及学术风气的空虚,深感讲求“实学”的重要。在这里,他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使他能够在日后的抗清活动中,得到多方面的帮助。
公元一六四四年(明毅宗崇祯十七年),东北地区的满族势力在明朝叛将吴三桂勾引下入关,攻占北京,攫(jué音决)取了明末农民革命的胜利果实,建立起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新的封建王朝-一清朝。此后,清军节节南下,不断地扩充他们的统治区域。一六四五年(清世祖顺治二年)五月,清兵渡过长江,占领南京,接着,又围攻江阴。所到之处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并强迫人民(同剃)发易服,改变民族习俗。清兵的野蛮行径,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,激起了人民的愤怒,各地纷纷掀起抗清的斗争浪潮。面对这种形势,顾炎武发出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呼声,勇敢地投入到这一斗争中去。
当时参加的还有归庄、吴其沆(hàng音巷)和昆山县知县杨永言。他们先参加了苏州的抗清起义。失败后又回到昆山,投身到家乡人民反清的武装斗争中去。一六四五年闰六月,清朝派来汉人知县阎茂才,接着,颁布薙发令。这立即成为斗争爆发的导火线。人们聚集起来,杀掉阎茂才,烧了满清官衔,迎接原来的县令杨永言回城主持政事,封闭城门,抗击清兵。顾炎武和归庄负责传达军令的工作。昆山保卫战自闰六月十五日开始,到七月初六日,坚持了二十一天之久,最后因缺少支援,寡不敌众,失败了。
在两次抗清失败后,顾炎武开始了他终其一生的流浪和亡命生活。就在这时,他的家庭也惨遭横祸。两个弟弟死于清兵屠刀下,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。他的嗣母王氏不甘当亡国之民,绝食十五天,以身殉国。死前,她在悲愤中给嗣子留下 遗言:日“无为异国臣子,无负世世国恩。”这一切,不停地在锤炼着顾炎武,坚定着他的民族气节,激发着他的抗清斗志。从一六四六杀出一六五七年春,在这十余年的时间中,顾炎武往返于大江南北,到处了解抗清形势,联络抗清志士,一直进行着隐蔽的反清活动。这期间,他曾屡遭迫害,几乎送掉性命。面对满清政府的高压政策,面对着危险的环境,顾炎武感到无法再在江南活动下去,于是“浩然有山东之行”,一面继续抗清,一面开始了他后半生在北方的治学生涯。
顾炎武一生喜好读书,他的学生潘耒就曾这样说道:“先生的精力非常充沛,超过常人,一生没有其他爱好,从少年到老年,没有一天不读书的。”②他在旅行时,常常是用两匹马换着骑,两匹骡驮着书跟在后面。顾炎武治学,不局限于书本,他十分重视实地考察,把书本记载和实际见闻紧密结合起来。他在北方遍游了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河南,认真考察了这些地方的名胜、古迹、山川、关隘和风土人情。每到险要地方,就找来当地一些老兵或居民询问长短曲折,如果和他平日所闻有不合之处,就打开书籍核对,纠正错误。
他一生治学,有着极其顽强、始终不懈的精神。他曾说: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,“君子之学,死而后已”。这就是说,知识的海洋是浩澜的,永远也学不完,只要不死,就应不停顿地学下去。他一生提倡两大原则,作为求学和做人的标准,即:“博学于文”和“行已有耻”。前者是指广泛学习,获得知识;后者讲为人处事,要有正确的行为规则。他反对虚华不实,因循守旧和剽窃他人成果的学风,主张实事求是,谦虚谨慎,勇于创新。他的代表作《日知录》一书,是积其一生精力写成的一部读书笔记,内容是有关经史、官吏、财赋、典章制度、地理、艺文等方面的心得,对书中所论每一问题,他都穷源溯本,将书本资料和从实地考察得到的资料进行联系对比,考正谬误。
书成之后,他又送给朋友们看,请人提意见。他的一个朋友叫阎若璩(qú音渠)的,看了此书后,指出其中几处错误。顾炎武欣然采纳,立即改正。他搞学问,注重有益于国计民生的“实学”,具有“经世致用”思想。从二十七岁起,他就广泛搜集明代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方面的材料,准备写两部书,一部为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,专论中国地理经济,如农田灌溉、工矿资源、户口、田赋、徭役等;一部为《肇域志》,记载明代以前中国的经济,探讨地理沿革。这两部书后来都相继问世。
正因为顾炎武一生孜孜不倦地探求学问,使得他在多种学科,如文字学、音韵学、经学、史学、文学上,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。他一生著述共有六十多种,五百多卷,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。
《日知录》卷七,《朝闻道夕死可矣》条。 公元一六八二年正月(清圣康照二十一年),这位一生不向清朝屈服、为祖国文化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,因病逝在山西曲沃县,终年七十岁。